国内股票配资实盘排名 美丽乡村焕活“美丽经济”
连日来,天气持续放晴。周末,陆丰乡村热闹起来了,不少游客被当地原生态的海滩、山林吸引而来。
近日,省农业农村厅公布全省乡村振兴示范镇、示范村创建名单。其中,陆丰市7个村入选“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”,分别是东海街道乌坎村,河东镇青山村,甲东镇长青村,碣石镇浅澳村,金厢镇十二岗村、下埔村,南塘镇潭头村。
县域振兴,关键在乡村。陆丰市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,聚焦乡村产业发展、人居环境整治、乡村治理能力等方面,完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,加强农村厕所粪污、生活污水治理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。创新乡村治理方式,有序推进产村融合,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,提升乡村治理效能,建设和美宜居乡村。
陆丰农村如何探索出一条示范创建差异性、针对性、实效性的乡村振兴之路?让我们实地去看看。
●南方日报记者彭骏
本期统筹:南小渭郭杨阳
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(除署名外)
浅澳村
小渔村变旅游特色村
日前,驶进陆丰乡村振兴滨海走廊示范带浅澳村,目之所及皆是碧波荡漾、清澈透亮的海水,与之相映的是一片细腻洁白、宛如丝绸的沙滩。每逢节假日,这里便游人如织。
位于碣石镇碣南半岛田尾山麓的浅澳村,拥有长达40.3公里的绵长海岸线,景色宜人,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。
浅澳村的村民巧妙改民房为民宿和农家乐,结合房车营地和休闲餐厅,突出滨海特色,提供食宿及赶海、捕捞等体验,昔日破旧小渔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成了新晋网红打卡地。
在浅澳村的华丽蝶变中,党建引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在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行动中,浅澳村党支部以身作则,党员们积极带头拆除自家的破旧泥砖房,展现了坚定的决心和示范效应。此举逐渐转变了村民们的态度,从最初的误解和观望,到后来的积极配合和主动行动,形成了全村共同参与、共建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。
为加速滨海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,浅澳村党支部精心筹划,多方筹措资金,分批次推进了房车基地、海滨共享浴场、花海及婚纱摄影基地、马术俱乐部、炮台广场、人文木屋等一系列项目的建设。同时,党支部积极引导村民利用民房资源发展民宿,与景区的房车营地和休闲餐厅相结合,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食宿服务,创造了大量的“家门口”就业机会,有效提升了村民的经济收入,实现了浅澳村的经济社会双丰收。
在推动浅澳村旅游产业发展与民宿建设的道路上,能否吸引游客成了村民们普遍关注和担忧的焦点。面对这一挑战和村民们的疑虑,身为共产党员的张祖营积极响应浅澳村党支部号召,以身作则带头把自家房屋改造成民宿,打开门做起了生意。“我家民宿有12个房间,五一期间预订房间的电话响个不停,但假期前几天就都被订满了。”张祖营说。
临近中午,在陆丰市碣石镇浅澳村海边民宿,来自江苏的老严忙碌不停,他在村里待了快两年。他表示,旺季的民宿没有“零租”,都是整栋出租,一晚上的价格最多可达2000元。“每天日落时分,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。主要是这里租金便宜。”提起民宿的优势,老严一一列举。
浅澳村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形象,也带动了村民的增收。“我们积极引导村民利用民房发展民宿、农家乐等旅游服务业,满足游客的食宿需求。同时,旅游业的发展也有效带动了当地海鲜产品及干货的销量提升,进一步增加了村民的收入。”浅澳村党支部书记余建亮说。
如今,浅澳村已建成“鲲鹏海宴”旅游度假基地,住宿、餐饮、娱乐等设施齐全。在住宿(民宿)方面,配套包括房车、集装箱钢构、木屋、村民民房改造的民宿等旅游设施,与浅澳村天然资源相呼应,具备强烈的标识性、画面感、新奇感、个性与认同感。浅澳村已逐步发展成为网红打卡点,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和体验。
余建亮表示,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,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体系,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水平。同时,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,共同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。
青山村
烟火气遇上田园诗
在汕尾陆丰市河东镇,有一个风靡社交媒体平台的“网红村”青山村。这里有惬意闲适的理想文化街区,有远近闻名的荔枝产业,还有可以变现的“股票树”致富路子。
翠绿欲滴的山林、波光粼粼的湖面、翩跹飞舞的白鹭……这个有着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与美丽环境的村庄,有什么独到之处呢?
青山村作为河东镇上的一颗璀璨明珠,在河东镇党委的精心指导下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。为了全面提升村人居环境、风貌,加强绿美生态建设,并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,青山村成立了由镇领导亲自挂帅的专班,以确保每一项规划都能落到实处,见到实效。
河东镇青山村支部书记韩俊雄介绍,青山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,通过专班成员深入一线,查漏补缺,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。同时,他们还积极引进外部人才力量,包括深圳市政协机关派驻干部陈斌担任第一书记,以及5名创业青年和1名乡村职业经理人的加入,为村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。
在资金方面,青山村得到了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。韩俊雄说:“上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,用于支持我们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。这些资金的使用,让我们能够更快地推进项目建设,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。”目前,青山村已经完成了多个重点项目,包括理想文化街区、稻田书吧、文化广场等。这些项目的建成,不仅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形象,也为村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。
作为驻青山村第一书记,陈斌注重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。他积极推动河东镇党委、政府与对口帮扶工作队的合作,整合资源,采取创新举措,吸引了广东中荔农业集团、深圳壹点科技集团、广东诚鑫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驻青山村。改造和利用闲置土地,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
咖啡总能与生活中的文艺场景联系起来。举目远眺,郁郁葱葱的山林青翠欲滴。近前俯瞰,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碧波荡漾。这场景,让陆丰市河东镇青山村的“山上理想的茶与咖啡”一下火了起来。
在“山上理想的茶与咖啡”屋外,挂着一个写着“陸丰”的牌子。“你看这两个字,一个繁体一个简体。我当时写这个的时候,很多人跑来问我,你是不是不会写‘丰’的繁体?我说不是,我想把陆丰的老传统用新的方式带进来,这是我想表达的意思。”“山上理想的茶与咖啡”主理人之一朱南南说。
人们常说,很多人成功往往是跟上了时代发展的大潮。幸运的是,“山上理想的茶与咖啡”主理人的创业想法,恰好赶上陆丰市“山水画廊”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热潮。近年来,青山村也以“村庄变景区、田园变乐园”为目标,通过推行田园综合体、“股票树”和文化集市等模式,把这里打造成集生态农业、文化研学、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田园印象村。
展望未来,韩俊雄提出了青山村的发展规划。首先,将聚焦村产业和集体经济,以平安红色农旅益动小镇项目为引领,推动红色农旅研学经济,带动村集体增收超百万元。其次,加快乡村建设步伐,计划筹集资金,改善基础设施,增加绿化面积,并建设休闲公园和绿地公园。最后,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,深化党员与群众联系,推广积分制管理模式,通过“积分超市”激励村民积极参与村庄建设。
长青村
释放产业发展红利
走进陆丰市甲东镇长青村委,能看到长青村“百千万工程”典型村建设的规划图。其中,清单上罗列的内容以及各项建设的具体数据均在此清晰展现、一目了然,全面呈现了长青村未来发展的整体规划。
“绿树村边合,青山郭外斜”,长青村是如何将资源优势、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、发展优势?
在长青村的村务公开栏里,有一幅“绿化示意图”。示意图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,将相关规划、植绿点、树种、种植数量、捐助资金、认捐方等信息一一标示出来,党员干部对着示意图推进工作,实现挂图作战、对表推进。
依托村里的优美环境,村“两委”班子积极谋划,制定绿美生态建设“一图一方案一任务清单”,打造村庄绿地公园——莲花山公园,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休闲小渔村,未来这里文旅产业也将蓬勃发展起来。
甲东镇副镇长陈力豪介绍,长青村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,通过细化种植任务、开展植树活动等方式,示范带动群众积极参与。同时,村里还广泛动员村民、乡贤等各方力量参与绿美生态建设,形成了党群联手、互促共建的强大合力。
长青村的绿美建设是甲东镇的一个缩影,也是全镇的样板。
在发展经济这件事上,长青村一直很上心。
立足“濒海临港新典型、粤东滨海特色小渔村”发展定位,长青村致力发展特色产业,村里现有海产品企业、针织厂等,集体经济收入逐年攀升。
为了进一步提升村庄的发展水平,长青村积极招商引资,推动产业升级。通过凝聚乡贤力量和外商投资,村里投建了海产品晒脯厂和针织厂,解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。同时,村里还依托临海临港地理条件,发展渔业产业,打造特色渔业码头和滨海公园等项目,推动渔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。
同时,长青村积极拓宽思维,采取“党支部+村民+合作社”的协同模式,有条不紊地推进土地流转工作。通过党员干部的“专人包户”策略,成功流转了200亩土地,并引进优质甘薯种植项目,不仅让昔日的撂荒地焕发新生,还播下了“金种子”,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另一方面,长青村通过开展物业经营,盘活集体资源。依托“扶贫资金+档主众筹”的模式投入140万元,新建1000平方米的综合市场,为村民提供40个档位。
村庄的繁荣与富裕,离不开乡贤的智慧与力量。长青村深知此理,积极凝聚乡贤的智慧与资源,同时吸引外商投资,共同投建了占地1.4万平方米的海产品晒脯厂和1600平方米的针织厂。这两个项目的成功落地,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,还为村民提供了超过200个就业岗位,使他们能够在“家门口”实现就业,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。
因长青村地处瀛江北侧,南沿南海,西面为甲子渔港,鲳鱼、鳗鱼、鱿鱼、海蟹、九节虾等海产品丰富。村“两委”干部依托村天然靠海优势,提出让村民转行为渔民,开启捕鱼新生活。
凭借临海临港地理条件,长青村招商引资建设了一个海鲜产品收购点,参股陆丰邻里中心建设项目、陆丰瀛泓渔农发展有限公司产业园基地和甲子水厂。在村“两委”干部的带领下,长青村渔业从零起步,如今已经成为甲东镇名副其实的重点渔业村。村集体收入年年攀升,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,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。
此外,长青村自然资源得天独厚,有莲花山、大城山、城仔西甘澳古堡等名胜古迹,临港经济和旅游开发优势明显、潜力十足。
长青之名,寓意深远,象征着持久的生机与永不衰竭的活力。
一线走访
乡村蝶变
各美其美
走进汕尾陆丰市金厢镇下埔村,红色文化扑面而来,村居院落的墙面上绘有一幅幅红色题材壁画,生动地讲述着革命往事。在村里的一处红色遗址,游客们追忆革命先辈在陆丰的革命岁月。
谁曾想,如今红火的下埔村几年前还是“空心村”。几年间,村内道路和村屋修葺一新,建起党建文化广场、红色文化馆、村足球场,升级改造了红色旅游街,村民吃上了一年四季都能赚钱的“旅游饭”。
夜晚时分,村头道路两侧灯光明亮,池塘的四周也被彩灯装点,饭后漫步乡间道路,村民们心情舒畅。白天,村子里处处干净整洁、河水清澈流淌,幸福食堂内时不时传出欢声笑语……当下,这样的幸福场景就出现在汕尾陆丰市南塘镇潭头村。
同样,位于金厢镇的十二岗村曾是省定贫困村,如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海岸艺术村设有茶馆、咖啡屋、艺术广场、烧烤、乐队、露营、民宿等“潮文化”打卡地,夜晚的乡村夜集市更是热闹,吸引了许多年轻摊主前来摆摊和游玩。
乌坎村位于陆丰城区南部,该村南面是浩瀚的南海,北面是辽阔的白沙埔,这里是天然良港。
按照“依海兴业、依村融城、依站引流”的发展策略国内股票配资实盘排名,随着位于乌坎村北部的陆丰南站通车,乌坎村的区位优势越发显著。乌坎村与上海村联动发展,通过优化交通、完善基础,挖掘特色、塑成品牌,借势资源、提升风貌,构建滨海旅游“双核一环多片”的新格局。